河北冀科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 2021年工作總結及2022年工作計劃
2021年,在院有限公司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在院各部門的支持配合下,冀科公司各項工作取得了一定進展,現就各項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匯報如下: 一、生產經營狀況 1、夯實基礎積極轉型 繼續夯實監理在公司的基礎性作用,積極開展工程咨詢、招標代理、造價咨詢、BIM技術咨詢等專項業務。 2、全過程咨詢業務持續完善 采用“1+N”模式(項目管理+專項服務)積極開拓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為建設單位提供全過程、全方位的咨詢服務。 二、科技創新情況 1、2021年12月,取得高新技術企業; 2、2021年7月,與華北理工大學聯合申報取得河北省建筑結構綠色建造技術創新中心; 3、2021年3月,經石家莊市科技局審批取得石家莊市健康建筑技術創新中心; 4、2021年完成《復雜環境下老舊住宅群區地鐵施工技術及影響控制研究》結題驗收。在研項目4項,其中河北省住建廳科技計劃項目3項,石家莊市科技局計劃項目1項。 5、2021年出版《電氣工程質量控制要點》著作1部。 6、2021年取得專利16項,其中發明3項,實用新型13項。 序號 | 名稱 | 類別 | 證書編號 | 1 | 地鐵車站排樁及內撐超大超深基坑土方快速開挖施工方法 | 發明專利 | ZL201910227484.6 | 2 | 既有建筑電梯基礎加深四壁支撐施工方法 | 發明專利 | ZL202010736103.X | 3 | 一種快速高精度高鐵墻式檢查坑鋪軌施工方法 | 發明專利 | ZL202010735534.4 | 4 | 一種金屬安全立網與腳手架固定裝置 | 實用新型專利 | ZL202021214960.5 | 5 | 工程項目管理裝置 | 實用新型專利 | ZL202023054641.5 | 6 | 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的檢測裝置 | 實用新型專利 | ZL202023079831.2 | 7 | 具有減震功能的灌漿記錄儀 | 實用新型專利 | ZL202023056807.7 | 8 | 可視化管理服務手持終端 | 實用新型專利 | ZL202023054671.6 | 9 | 坡度檢測裝置 | 實用新型專利 | ZL202023081438.7 | 10 | 三維全景VR采集器 | 實用新型專利 | ZL202023054642.X | 11 | 一種裂縫觀測儀 | 實用新型專利 | ZL202023083024.8 | 12 | 航測無人機 | 實用新型專利 | ZL202023079469.9 | 13 | 一種混凝土回彈檢測裝置 | 實用新型專利 | ZL202023081605.8 | 14 | 焊縫檢測裝置 | 實用新型專利 | ZL202023082721.1 | 15 | 一種智能監控裝置 | 實用新型專利 | ZL202023081437.2 | 16 | 垂直度檢測裝置 | 實用新型專利 | ZL202023083025.2 |
三、質量安全管理 (一)辦公區域消防安全 工程部、綜合辦、技術專家組定期對機關辦公環境、消防安全進行監督檢查,全年共組織消防演練2次,全年辦公區域內無安全事故。 (二)工程質量安全 1、加強工程質量、安全管控,本年度每季度對工程質量、安全、進度進行聯合檢查;公司專家組依據省、市主管部門相關文件要求不定期對項目進行突擊檢查;項目負責人每周組織一次項目內部監督大檢查,確保安全生產。 2、積極推進信息化技術在工程管理中的應用,推廣應用簡道云平臺對所有項目進行數據化管理,方便數據收集及整理;推廣群暉應用,初步實現云端辦公,隨身辦公;運用BIM技術、無人機、總監寶等信息技術,輔助工程管理。 四、人力資源管理 (1)構建員工與公司有效溝通渠道,分批次開展總監、專業工程師、新入職人員座談交流,建立逐級人才培養機制。(2)2021年10月,與河北建筑工程學院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開展高層次人才培養,共建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 (3)2021年年初,延續全過程咨詢啟航班,定期進行“全過程咨詢”體系化、系統化學習,提高全員全過程咨詢能力,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保障。 (4)鼓勵員工積極參加各項專業技術職業資格考試,2021年通過注冊監理工程師考試人員34人,不斷提升員工的專業素質和綜合素養,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五、企業影響力 1、2021年10月,冀科公司獲第九屆中國醫院建設十佳咨詢服務供應商; 2、2021年7月,BIM技術應用案例獲河北省第二屆“燕趙(建工)杯”BIM技術應用大賽綜合組及運維組三等獎。 六、2022年工作計劃 1、持續抓好黨建及黨風廉政建設工作; 2、持續抓好疫情常態化防控; 3、加強經營拓展力度,加強高端市場、省外市場開發力度; 4、持續加強公司內部多專業有機銜接,提升全過程咨詢能力,創新經營模式; 5、持續加強專業技術體系化研究,提高科技研發能力及轉化能力; 6、持續做好高素質人才引進、培養,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提高企業凝聚力; 7、加強信息化建設,持續做好生產管理工作。
|